文明旅程
綠樹縈繞,陽光燦爛,有藍天有白云。我們正生活在一個沒有硝煙沒有血淚的國家里,城市里人來人往,車輛川流不息,大家都在過著節奏生活,彈琴有和諧音程,有不和諧音程。你聽,在這美好的生活旋律間,是否有人跳錯了琴鍵,引起了饒人心的嗓音了?
公交事件一:一個年輕力壯的小伙子,皮膚偏黑,個頭較高,這樣的身材使他成功的從一群高中生和小學生中“脫穎而出”成功的擠上公車,并占了兩個座位,一個給她的親戚,一個給自己。不一會,公車上便擠滿了人,在小伙子的前面正站了一位白胡子的彝族老爺爺。老爺爺的背駝著,身材瘦削,面對一車的學生和沒座位的自己,他并沒有提出讓座。我前面一位五六十歲的阿姨忍不住,讓那位小伙子給老人讓讓位子。小伙子仿佛沒有聽到,第二遍叫時小伙子仿佛感受到了周圍人對自己不一樣的眼神。他惱羞成怒對大媽怒氣沖沖的喊道“鬧啥子鬧",一句話引發了爭吵,在一車的學生中。小伙子和阿姨的吵罵聲充斥在公車中。這時老人家已受其他學生讓了位子。小伙子不忍面子受損,一次次提高音量,并挑釁語言攻擊大罵,途中,下了許多忍受不了爭吵而早早下車的乘客......
公交事件二:在一輛公車上,坐著幾個學生,幾位阿姨和叔叔,并不算擁擠,還有一位微胖的售票員,在批發市場一站,一位五十多歲左右的阿姨攔住了公車。旁邊有六箱銀耳粥。于是,這位身高一米五左右的阿姨抱著銀耳粥在馬路上來回運送,因為身材較小,她一次只能搬一箱,這時,一位十五六歲的女學生站起來了,幫阿姨搬完了剩下的幾箱。節約了大家的時間。過了一會售票員讓阿姨把箱子擺正,語氣里充滿了嫌棄。過了一會還冒出了一句“那個哈婆子”。
您的一個善意的舉動,留下的就是一個溫暖
一句刺耳的話,就只留下你難看的面孔
|